園林景觀
  • 掃壹掃,關註微信公眾號
  • 請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關註

寶蓮禪寺位於大嶼山的昂平高原。大嶼山是香港二百多個島嶼中面積最大的一個,昂平高原則是其中的一塊山峽平原。寶蓮禪寺是香港境內地勢最高的一所寺院。四面有蓮花山、彌勒山、獅子頭山和木魚峰環繞。鳳凰山是全港的第二高峰,寶蓮寺就位於鳳凰山與彌勒山之間。

昂平地區由於山勢之形勝,早已有「鳳凰觀日」、「雲霧茶場」、「蓮花石景」、「環山塔景」、「鼓響大石」、「魚山夕照」等景觀。寶蓮禪寺的規模不斷擴大,而天壇大佛的建造,更使寶蓮寺成為聞名中外的世界名剎之一。

寶蓮襌寺的園林,除穿插於佛寺建築群落中的亭橋池石、樹木花草之外,有三處集中成片的園林。一是靠近山門的紫荊園,這是香港回歸祖國時,為展示香港市花而建。二是寺院東部的蘭花圃,此處不僅盆花數量多,品種豐富,養護管理也較為細緻;蘭花盆景,更是蔚然大觀。三是後花園內以紅楠(香港楠)為主的次生林,是自然森林的野趣。住持法師對寺院的園林綠化,在生態和環保方面,一向有深刻的認識,而且也秉承「古寺深林」那種中國傳統的宗教叢林藝術觀念。

寺院建築群中軸線上的「森林」景觀

首先,在進入山門後是一片紫荊林,將面積較小的紫荊園擴大至中軸線以東。紫荊是香港市花,也是香港特區的標徽。林中建有通道,向寺內層引伸,起著「引導林」的作用,也具有「寺在香港」的寓意。

其次是大雄寶殿前庭的榕樹林。大榕樹之旁,以高低盆花如勒杜鵑、大紅花等環繞,將大前庭分隔成「綠色的小庭院」,林中設置坐椅供休憩。榕樹是華南一帶的鄉土樹種,常綠,生長較快,適應性強,以大樹苗栽植,可較快成林。

再次,建築中的萬佛寶殿前庭,擬在此設桂花林。桂花係慢長樹,桂花長成後在樹林下栽植喜陰的各色蘭花,可以做到蘭桂相配,四季飄香。此處也正是參拜的主要殿堂,花香四溢,可加強參禪時的清淨、寧謐和神聖的感覺。

最後是中軸線結尾的後花園。這裡地勢逐步上升,已有寶蓮襌寺第一、二代住持紀修大和尚、筏可大和尚的墳墓。此處面積較大,是一片以紅楠為主的次生天然林,近年在其中加種了常綠的羅漢松,並計劃大量栽種銀杏樹,逐步更新一些雜樹。銀杏是一種壽命長、樹形美而果可食的落葉大喬木,在長江流域或以北地區,秋季經霜而葉呈金黃色,葉形也很美觀,是一種十分優良的色葉木。在後花園栽植銀杏樹,既可豐富秋景,也寓意佛教精神永久流傳不息。

此外,還可在林中開闢不同植物的小山徑,形成「林中穿路」、「花中取道」的徑路植物景觀,是一處可遊、可憩、可參拜的小小山地公園。

寺院中軸線上的四塊綠地形成了一個系列的片林,由紫荊林、榕樹林、桂花林、銀杏、紅楠的落葉與常綠的混合林,形成「蒼翠馥郁,鳥語花香」的景觀。這是自然山林與人工造林的互補結合,也是建築物與植物的相互交融;它不僅是良好的生態、環保之所必需,也是體現「深山藏古寺」的寺觀藝術形態之所必備。

花、果、香齊備的庭院景觀

在寶蓮襌寺內,可看到各種花木和盆花,點綴著屋旁、樹基、台階、欄杆、徑路、坐椅等等之旁,其中尤以蘭花和寶巾花(即勒杜鵑)最盛。蘭花中既有碧葉修長、花蕊含薰的國蘭如素心蘭、墨蘭、竹節蘭、君子蘭等等,也有色澤艷麗、花展瓣舞的各色洋蘭如蝴蝶蘭等,而且能逐步做到「四季有花香」。而勒杜鵑花則或沿牆壁直上,或於盆中直立,或並列攜手用作花屏,以分隔空間,或修剪成樹狀,層層如雲。這兩種盆花已成為寶蓮寺近萬盆花中的主角,點綴於庭院各處,使寺院空間生機勃勃。

寺院的果樹,已有年桔、沙田柚、木瓜、蒲桃、龍眼、荔枝、芒果等,猶以年桔最多,成片栽植,可作供果。秋深果熟,橙黃的果實掛滿枝頭,沉甸甸地如金蛋般逗人喜愛,豐富了寺院的秋景,也具有食用價值。果樹之多,在香港寺觀中或算首屈一指,故寶蓮寺的園林綠化堪可稱:「花果滿寺,蘭桂飄香」也。

寶蓮池景觀

寶蓮池位於韋馱殿的左側,中心的圓形魚池直徑約6.1米,圓心有蓮花瓣噴泉。池周有路環繞,可細賞池中蓮花,並形成小島,島外環水,小橋通入,外池也種滿了荷花與睡蓮。「七寶蓮池」之名,取自《阿彌陀經》,據稱在極樂世界內,有「七寶蓮池」,指金、銀、琉璃、玻璃、硨磲、赤珠及瑪瑙等七種寶物構成的蓮花池;其中有「八功德水」,是蘊含著八種功能的淨水,包括:澄清、清冷、甘美、輕軟、潤澤、安和、除飢渴和長壽善根;功德水的淙淙流水聲演繹出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的真貌。這實際上是藉七寶蓮池的具體形相作為比喻,將極樂世界的美與善,用世人的想像表達出來,是極具佛教特色的一種設施。

此文章由朱鈞珍教授撰寫。